武汉代放生中心

深入解析《大般若经》中的不可得义

大般若经要义》--不可得之义

文本: 白云老禅师

本单元我们要讲的是 "不可得"。心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心经》中有一句话:"无智亦无得,因为无得....."。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 "不可得"。

为什么要讲 "不可得 "呢?就是因为普通人执着于 "可得",以为可以从现实中得到什么; 大般涅槃经》的 "不可得 "不能解释为 "什么也得不到",因为 "不可 "是一个独立的语义,它依附于 "可得",如果把 "不可得" 如果把 "不可得 "理解为 "不可得",那就成了命令式的说法,而佛法不是命令式的说法,这是理解名相首先要把握的。

为什么说 "无法获得"?因为没有得到。一般人总是执着于 "有所得",也就是 "可得",比如: 男女结婚,男人喜欢女人,女人也愿意嫁给男人,但对于女人来说,心里并不一定爱这个男人,她爱的可能只是他的财产、地位,所以男人只娶到了人,没有得到女人的心,可见表面上似乎得到了什么,其实对于男人来说,得到的只是色身; 女人得到的是物质,两者都是从物质上得到的,并没有精神上的结合,因为 "心 "的作用是精神,"人 "的作用是因为 "心 "是精神的,"人 "的色身、地位、财产都还是物质的,所以在精神上是 "无所得 "的。

因此,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夫妻感情很好,但当其中一方出远门、回娘家或出差......时,心思却留在家里,这时候就会发现 "可得不可得 "的道理。再举个例子:吃饭时,有米有菜,但往往人们会强调色香味俱全,甚至所谓的 "名家名菜"、"满汉全席"......。其实,不都是吃吗?但有些人崇尚清淡,大谈 "菜根香",难道这些都是好的,那些都是不好的吗?其实,都还在生理上的 "好 "与 "不好 "上纠结,可见 "得不到 "并不是 "得不到",而是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如果你认为自己得到了什么,那也不尽然,因为你得到的只是你认为自己得到的。

比如说 "吃饭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营养,吃得好,如果营养过剩也会生病。反之,如果吃得好,营养不良也会生病。很显然,饮食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吃得好与不好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营养;但是,人们往往不这样看,曲解了 "不能吃 "这个词的含义,比如,吃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没有错!但有些人却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吃得好,肉会长得多吗?吃不好会死吗?他们甚至把话题转移到--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少穷人没饭吃,难道他们不是人吗?如果我们这样去认识 "高不可攀",似乎也不对。

在吃的问题上,承认 "不可得 "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不是吃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吃的问题;如果把握了 "以养其身 "的原则,"可得 "与 "不可得 "并不重要,因为纵有山珍海味,也是不可得的。",因为即使是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能保留的也只是营养成分,剩下的岂不是成了废物?尽管如此,也不能说:反正吃得再好,最后不也成了排泄物,还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其实,说 "好",也要看定位在哪里。如果吃得足够有营养,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那就是吃对了,否则不是营养过剩就是营养不良。由此可见,"不可得 "并非 "不可得",重要的是 "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原则,就有 "可得 "和 "不可得 "之分。

所以,说 "高不可攀",并不是否定自己的 "高不可攀",人都要保持色身。现在的年轻人不爱读书,理由是:"王永庆也是小学毕业,他的公司下属不都是大学生、博士吗?为什么一定要读那么多书?" 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如果再问:"那你能像王永庆那样吗?不读书能像王永庆那样吗?" 再看看很多学佛的人说:"学佛不一定要认识字!" 其实,这不是识字不识字的问题,如果强调六祖惠能不识字也能成为一代宗师,那就成了 "可得 "与 "不可得 "的问题。再说,六祖惠能不识字,你的修为和境界能和他一样吗?

这就像学习佛教一样。你是在学习释迦牟尼佛的 "八相成道",还是在学习他的原则和方法?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你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 "八相成道",你就得找一个国王投胎,做他的儿子,因为释迦牟尼佛的第一相是王子身,你看!第一个是不可能的,其他的就不用说了,只要你学他的道理和方法,那些道理和方法就是他实际经历过的感悟。"现在有很多人学佛,对着雕刻的佛像冥思苦想,其实那不是学佛,而是学木。

因此,找很多理由来否定 "得到 "或 "得不到 "并不是 "佛法",它只是一种自我意识,因为世间的一切都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认为我能得到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得到了什么?或者我得到了什么?事实上,我真的拥有了吗?在台湾,这些年来,有很多大工厂被一把火烧掉了。七八年前,有一個出租車司機,他的出租車是賓士 300,這是很奇怪的!他为什么用这么好的车来开出租呢?当时,我的反应是: 这个人绝不是出租车司机。后来,一位新闻记者找到他,采访了他。他说:"我以前是董事长,由于经营不善,所有设备都卖掉了,还清债务后,只剩下一辆车作为赚钱的工具。"有人劝他 "把这辆车卖掉,换一辆便宜点的。这样不是更好吗?他说:"你错了!他说:"你错了!如果我这样做,我这辈子就只能开出租车了。如果我开一辆这样的车,我以前当董事长的时候就开这样的车,至少还有一种刺激和鼓励"。这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从这个例子中,你认为是 "可得 "还是 "不可得"?

可见,你是你,他是他,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由自己去决定去计较,因为自我的分别意识往往会去做选择,这些选择往往是执着的、计较的,所以《大般涅槃经》讲的是 "可得不可得"。

再进一步,什么是 "法"?"法 "是 "可得 "还是 "不可得"?就 "病 "与 "药 "而言,"药 "是治病的,"病 "需要 "药 "来治。就好比吃感冒药,治好了感冒,是不是药效好了,就要多买几瓶放在那里呢?其实,既然感冒已经治好了,如果还坚持吃药,不就等于在为下一次感冒做准备吗?要知道,下一次感冒的性质可能不一样,那么吃了药也未必有用,这是一个 "可望而不可即 "的概念。

这是一个 "可望而不可即 "的概念。再进一步看,药本来是治病的,病治好了,药就没有用了,为什么还要执着呢?所以,这也是一个 "可得 "与 "不可得 "的道理,但这是从 "实 "出发,现在从 "法 "来看 "法"。现在从 "法 "来看 "烦恼与菩提",如果烦恼是一种现象,菩提也是一种现象,但如果没有道理、没有方法,你能从烦恼中显现菩提吗?这是不可能的!可见,转烦恼为菩提必须用佛的道理和方法,一旦烦恼消失,菩提显现,这个 "方法 "对你就没用了,以后再有同样的烦恼,也不可能用同样的道理和方法来解决了。

因此,佛法中为什么会有八万四千法门呢?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你看基督教的《圣经》是一本薄薄的书,佛教的经典可是一柜子都装不下,其实单凭一个方子也不能包治百病,所以经典中特别强调一句话--"应病施药",根据什么样的病,给什么样的药,这就等于说有什么样的烦恼,就需要什么样的道理和方法来 对治它。因为人的烦恼名称相同而内容不同,因为每个烦恼的 "为什么 "不同,所以如果谈 "可得 "与 "不可得",就应该从世间实相的 "世间实相 "谈起。因此,要谈 "可得 "与 "不可得",就必须对 "世俗谛 "和 "佛法的实现 "都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世间法不可得,其实世间法也是不可得的,甚至佛法也是不可得的,既然 "不可得",那要它有何用?因为世间法是佛法的基础,而世间法是建立在一些道理和方法之上的,如何突破世间的缺失,圆满才叫佛法,这只是一种理论,关键在于佛法道理和方法的运用。其实,如果你已经成佛了,释迦牟尼佛的道理和方法对你没有用,但真的没用吗?但真的没用吗?因为就个人修养而言,已经修成了,但如果要帮助别人,还是需要的,这里面不就是既有 "可得",又有 "不可得 "吗?

因此,不要把 "不可得 "理解为 "不可得",那就成了命令。它是建立在世人认为 "可以得到什么 "或 "可以拥有什么 "的基础上的,但也有 "不一定",比如,从某种时间性来说,可以!但在另一个时间,可能就不可能了!因此,这种 "可得 "和 "不可得 "是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也就是说,在某个时间可以得,但在某个空间就不一定可以得,即使在某个空间可以得,时间也绝不相同,因为任何一个时间都有不同的空间。即使在某个空间使用,时间也绝不相同,因为任何时间都有不同的空间,任何空间都有不同的时间。

所以,"可用 "与 "不可用 "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学了中文,会口语,但并不意味着会口语就一定认识字,即使认识字,也不一定会写文章;相反,会写文章,就一定认识字,虽然认识字,但一定会口语。反之,会写文章,一定认识字,一定会说话,虽然未必说得很好,看看这中间有多少个 "未必"?所以,"不可企及 "的 "不 "是 "不一定 "的意思,是不一定的。所以,"不可得 "来自 "不可得","不可得 "突破了 "可得"。因此,必须抓住这个 "可得"--它来自 "可得"--只有突破 "可得",才能达到 "不可得",即 "不可得"。只有突破了 "得",才能达到 "非得 "或 "无得",只有突破了 "无得",才能进入佛法的 "不可得"。

深入解析《大般若经》中的不可得义

我们再举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大般若经》讲的是佛教的道理和方法,如果你从头到尾都读完了,如果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如果你说 "我当然得到了原理和方法" 但如果有人跟你开玩笑说 "请给我看看" "你可以的!听我说!" 推一推,你就会发现:没有书本,你为什么能记住这么多?你把推理和方法放在哪里?如果你说放在第八感里,那么第八感是什么样的?真正需要探究的是,你所说的 "得到",一定有一个地方可以存放!可见,这个所谓的 "得 "已经突破了 "得",是一种 "无得 "的现象,即本来就是 "得",得的道理和方法已经有了。这是一种 "无得 "现象,即本来是 "得",道理和方法已经得到了,但放在哪里呢?这就是 "无得 "现象。

以上是从 "有 "的现象突破到 "无 "的现象,才有机会进入 "不可得 "的法义。 因此,真正关心的是达到 "不可得 "的境界,也就是说,一个法师应该精通所有的 "三藏十二部",绝不能只懂其中的一部,其他的一部都不懂,那就不算是熟悉佛法的法师,因为对你自己来说,你只能说你专修什么,如果你想帮助众生,你就必须能说出人们需要什么。如果你想帮助众生,的确,你必须能够说出他们需要什么!否则,只能是 "有所得",连 "无所得 "的境界都没有,当然也就谈不上 "不可得 "了。

由此可见,"不可得 "是从 "得 "到 "不可得 "的突破,从 "得 "的角度看 "可得 "的法义,就是从 "可得 "的角度看 "不可得"。用 "可得 "的法义来看 "不可得 "的 "不确定性",才是 "不可得 "的真正法义。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