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放生中心

印顺导师思想学术会议:见证印顺学的发展与成熟

"印顺研究 "初具规模--关于举办印顺导师思想学术研讨会的思考

施秋惠

在台湾,在我的记忆中,近七年来除了弘誓文教基金会主办(或与其他团体协办)过五次以 "印顺思想 "为主题的研讨会外,还有现代佛学会主办的两次研讨会和青年佛学会主办的两次研讨会。在我的记忆中,除了延顺文教基金会主办的五次讲座(1988、1990、1991、1992、1993)外,还有现代佛学会主办的两次讲座和青年佛学会主办的两次讲座。就一位思想家而言,前后共举办了九次大型学术会议,这在台湾无论如何也是 "史无前例 "的。

以 "守誓基金会 "举办的上一届研讨会为例,在五个分会场下,共举办了四场专题讲座(主讲人都提供了一篇论文作为讲稿),出版了 9 本新书,发表了 62 篇论文,引用了 20 篇研讨会论文(有些引用只提供了提纲,但大部分也提供了论文全文)。如果加上今年 5 月即将召开的第六届研讨会,新书总数将达到 12 本,论文总数将达到 90 篇,座谈会引文总数将达到 23 篇,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累积成果。如果再加上中国大陆的相关会议论文,以及相关的博士、硕士论文、学术专著和学术期刊,蓝吉富教授所说的"'印顺学'已初具规模 "并非虚赞。

在此次研讨会上,法师与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法师的思想,探讨 "人间佛教 "的内涵与理念。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性的创举,如 1990 年第二届研讨会开幕式上的 "废除八法运动",可谓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那一年,中央研究院李远哲院长和台湾人民尊敬的民运领袖林义雄先生也恰好在同一层楼参加另一场座谈会,因此临时受邀在座谈会上发言。这是时代伟人在时空交错中的巧遇!从未信仰过任何宗教的李远哲教授首次在公开场合回顾了他过去在欧洲关于佛教轮回观的辩论,表达了他对佛教 "众生平等 "学说的认同和推崇。

此外,两次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经历也令人难忘。

1992年与现代禅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次研讨会,首次将规模扩大为 "海峡两岸学术与思想交流"。当时,"现代禅 "的领导人李元松先生还没有皈依师门,他精神饱满,激动不已,就像一个天真的儿子,期待着在求同存异中尽自己的孝道和责任。他期望能为尹公尽孝,带领弟子们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弘扬尹公思想。不料好事多磨,他因病英年早逝。至今想起来,仍令人唏嘘不已!

这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在于与内地佛教学者在研讨会内外的深入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张新英教授在那次研讨会后会见了印光导师,被印光导师的风范深深感动,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促成两年后在中国大陆举办的首届 "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 "研讨会(重点研究印光导师的思想)。

1993年,导师在文化大学任教时的老学生、中国佛学院院长李志福教授同样克服重重困难,促成了由佛光、法鼓、慈济三大人间佛教教团和洪誓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同题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这一合作至今仍令人回味。这次合作至今仍是一段温暖的回忆!李所长就像一位慈悲智慧的老爷爷,带领我们这些孩子开筹备会,细心琢磨工作内容和通知文本;四家主办单位轮流提供场地和餐食,让我们观摩不同道场的景观特色和行为风格,这比组织专门的 "参观团 "更亲切、更深刻。这比组织专门的 "参观团 "更加亲切和深刻!弘誓只是一个小团体,弘扬老师的思想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重要的是,"人间佛教 "三大教团携手合作,这在台湾毕竟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

回首往事,我惊讶地发现,这一系列研讨会,原本是为了记录、研究、回顾以印顺导师思想为核心的当代 "人间佛教运动 "的历史,却在上述 "破纪录 "的壮举中,共同创造了当下和未来的 "人间佛教运动史"。"人间佛教运动史"。

一般来说,学术会议是专业学者将自己的学术成果提供出来,与同行进行交流的领域,与会者多是学者、教授和研究生,所以往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笔者观察前述五次研讨会,参与来宾的人数始终保持在五百人以上,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未必见到的都是 "大儒"。中央研究院学术活动中心的第一会议室只能容纳二百二十人,为了不忍让报名者遗憾到角落,主办方只好租用了同一层楼可容纳约三百人的报告厅,全程转播会议盛况,供三百多名来宾观看。而那些可爱的来宾们,也可以整整两天自得其乐地坐在报告厅的冷板凳上,盯着投影屏幕,听着后来同样可以听的影碟中的画面和声音,时而随着第一场的演讲内容,发出欢快的笑声、鼓励的掌声和激动的喝彩声,与第一场的朋友们同声同气。

印顺导师思想学术会议:见证印顺学的发展与成熟

重要的是,每场讲座的五百多名 来宾 并没有经过任何动员。文书组发现,报名参加讲座的人,大多是看到《弘愿双月刊》、弘愿佛学院网站和简报上刊登的相关通知,或主办方发到各寺院的讲座海报,主动报名参加讲座的。虽然我院学员人数众多,但由于大部分常住寺院在节假日都有共修会议或其他法会活动,学院一直督促学员以常住事务为主,所以参加会议的僧人并不多。

此外,有几位 来宾 连续参加了几届研讨会,这说明他们在参加过一次研讨会后,认同研讨会的意义,因此乐于继续参加。研讨会上的讨论非常热烈,会外的互动气氛也非常热烈,这在笔者不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经历中并不多见。

作为主办单位,笔者绝对不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声称这是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因为前文所述(包括会议次数、论文数量、参与热情等),绝非主办单位一厢情愿所能促成的胜缘。这应该作为学习或研讨的对象--印顺导师,他的人格风范令人钦佩,他的思想学问,有很大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层面非常深远,能在学界和教界引起持久的关注和高度的共鸣。笔者认为,这也是以其老人为主题的学术会议能够接二连三、反响广泛的主要原因。

如前所述,自1992年在华雨精舍与陀罗尼相识后,张信英教授就立志要在中国大陆举办一次有关陀罗尼思想的学术研讨会,并一直在为之努力。2005 年 8 月 31 日和 9 月 1 日,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承德举办了 "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实践 "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 29 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来自海峡两岸的 29 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张新英、曹中建两位副所长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共发表论文 23 篇。这是印顺导师圆寂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以印顺导师的思想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同时还研究了太虚大师和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深切关注中国佛教教学的印顺导师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印顺导师非常关注中国佛教的教学,这次研讨会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总之,印顺导师在台湾举办了九次研讨会,在大陆举办了一次研讨会,在印顺思想的推动下,已经举办了十次学术会议。对于印顺导师这样智慧超群的高僧来说,无论是过去的祝寿,还是未来的纪念,没有什么比 "供养佛法 "更有意义的了。在印顺导师逝世周年之际,我们将继续举办第六届 "印顺导师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研讨会。因此,我们将在印顺导师逝世周年之际,继续举办第六届 "印顺导师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研讨会。截至本文完稿时,研讨会的三本新书正在编撰、排版,二十八篇论文,已收到十六篇,余下十二篇和三篇引文,预计将于近期完成。

我想以澳大利亚华藏寺能容法师为例,她曾在该学院学习,在笔者的鼓励下,她专门撰文介绍了 "妙云编译委员会 "团队的经历,以飨读者。她信守诺言,用 1.5 万字的篇幅记述了藏慧法师领导下的 "妙韵选译 "团队的缘起、工作情况,介绍了他们致力于 "妙韵选译 "工作的缘起、团队成立的宗旨和组织的特点、 选译内容的主次、翻译工作的程序、译文选词的多重考虑、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个人对《妙韵选译》工作的体会和感想。这是一次难得的与他人分享个人经历的机会,也是当代佛教英译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在妙云法师圆寂周年之际,出版这样一份关于妙云法师作品的报告,在英语世界弘扬妙云法师的思想,意义尤为重大。

我无法在此一一介绍其他论文。在此,我诚挚地邀请各位老师和朋友前来参加 5 月 20 日、21 日的研讨会(有关研讨会的详情,请参阅本刊第 74-80 页),让新书和论文的出版者与我们分享研究或弘扬大师思想的喜悦,让主讲人带领我们徜徉在人间佛教的艺术空间,让我们相互加油打气,让 "印顺研究 "发扬光大。我们也相互鼓励,让 "印顺学派 "发扬光大,让大师用毕生心血点燃的智慧之光,通过弟子和民间修行者的共同愿望得以传承!

2006 年 4 月 2 日,遵正忏悔楼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