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放生中心

揭示空相义的神秘宝典:探索般若经的奥妙

揭示空相义的神秘宝典:探索般若经的奥妙

大般若经要义》--空的意义

经文 白云禅师

空--以前讲过 "十八空相",为什么现在要讲 "空 "呢?其实,"十八空相 "是对 "空 "的认识和辨别,而 "空 "则是 "究竟空"。换句话说,"十八空相 "就是认识和辨别 "空"。

换句话说,"十八空相 "讲的是 "空相",只是从 "相 "上认识 "空",探讨在什么情况和现象下才称之为 "空"。十八空相 "讲的是 "空相",只从 "相 "上认识 "空",探讨在什么情况和现象下才称为 "空";"空相义 "讲的是 "空的境界","空 "到底是什么 "相"。"空相义 "讲的是 "空相的境界",以及如何把握 "空 "的 "相",相当于总结了 "空 "的义理。

大家都熟悉《心经》中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四句话,可见 "十八空 "并不是讲 "色法空",而是讲色法的空,这说明 "十八空 "并不是讲 "色法空",而是讲色法的心法。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世间的 "衣、食、住、行、育、乐 "诸法,是造业的根源,所以众生带着业力来到世间,唯恐不知 "昔所作,今所受",佛才会提出 "十八空相"。正因为如此,佛陀才会提出 "十八空相 "的道理来帮助我们面对现实的环境;只是这个道理和方法并不圆满,还要进一步讲 "空相义",所以 "圆满空相 "的意义并不圆满,而是 "空相义"。如果把题目改为 "空相之义",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心经》讲 "色"、讲 "空",但这个 "色 "应该在哪里呢?一般来说,把 "色 "放在所谓的物质或精神中,或把 "色 "与自己的 "五根 "和 "五尘 "分开,都是不够的。心经》从人的五蕴--"色、受、想、行、识 "谈 "色空",而五蕴是心的变化作用,所谓 "以心为主",即 "自我 "是心的 "自我","自我 "是心的 "自我"。所谓 "以心为主",就是 "自我 "的变化作用,从 "色、受、想、行、识 "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 "自我";"自我 "之所以能变化、有作用,是以五蕴为基础的。要知道,《心经》中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之后,还有一句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讲的就是五蕴。因此,"五蕴 "之 "色 "不仅仅是 "表色"、"色相 "或 "色法"。五蕴 "之 "色 "也不仅仅是 "表色"、"色相 "或 "色法",而是将 "色尘 "转化为 "色法",完成了 "心法 "与 "色法 "的统一。如何进一步理解 "色与空 "的关系?我刚才说 "色 "不是 "表色"、"色相"、"色法",但我并没有抛弃这些。为什么呢?因为 "色性 "的形成来自色尘、色法、心法,"色性 "与 "色相 "相应,"色性 "才得以显现。"色蕴 "是自我意识的开端,它源于眼所见、耳所闻(其余诸根依此类推)的 "色尘"(指色、声、香、味、触),"色尘 "生起念头,念头发起 "色法",自我意识将 "色法 "分离在一起。由 "色 "的意念发起 "色法",由自我意识将它们分开,五蕴中第一个完成的就是 "色蕴",也就是 "色的形成"。不要只从 "色尘 "或 "色法 "的角度来思考 "色",从而看清 "色与空 "的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常听到有些人讲佛法,讲 "色即是空",然后拿起杯子说:"你看,这就是'色'!这就是 "色";然后把玻璃杯扔到地上,指着地上的玻璃碎片说:你看!这玻璃杯是 "空 "的;其实,他迷恋的是 "显色"、"色相"、"色法",完全忘记了即使玻璃杯扔到地上也是 "空 "的、因此,这里说的是空的 "相",而不是空的 "体"。在前面的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即不离 "的 "空 "体中。必须从 "成、住、坏、空"、"生、住、异、灭 "来认识;这里讲 "空相",就是从相上面来谈 "空"。"色即是空",如果不能把握这个道理,"色即是空 "就只能成为 "色法"、"色尘"。所以,我们在这里讲 "空",就是在讲五蕴 "色蕴 "的形成,以及如何认识 "色蕴",因为 "色蕴 "就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分别心,分别心来自于念头,念头来自于根与尘的接触,才产生了分别心,这就是尘与尘的关系,色法与心的关系。这就是色与尘、色法与心的关系。

因此,理解 "色蕴 "为什么是空的很重要。因为它是建立在根尘接触、念头生起的基础上的。如果根尘不接触,念头不生起,"我 "就不能起任何作用,就 "色蕴 "的五蕴而言,就没有任何变化,没有任何作用,相当于 "空相"。这就是 "空相"。心经》为什么讲 "色即是空"、"色不异空 "呢?因为,如果根和尘不接触,心不存在,"我 "就不会有任何分别,那么这个 "我 "就会像死了的 "我 "一样,怎么可能呢?所以,人只要活着,根尘就一定会接触,念头也一定会生起;如果知道 "色、受、想、行、识 "五蕴的变化作用,其中存在一个 "空 "的境界,如果能突破这个境界,就不会用自我意识来论道,也不会用自我意识来谈事。如果能够突破这个境界,就不会用自我意识来谈大道,也不会用自我意识来谈事物的问题。

比如我们看五蕴和空的关系,不能只看色和空的关系,如果从五蕴的角度来看空,你看到一个东西,这样想,那样想,你知道在这之前有多少过程吗?很少有人会考虑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在 "我要什么 "的时候,你一定是已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和尘已经接触了,产生了想法,形成了 "色蕴",有了感觉,才会 "我要什么....."。有了感觉,才能说出 "我想要什么?所以,"我想要什么 ....." 之前有一系列的体验,它们之间的时间距离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另一方面,如果 "想要 "没有产生,就意味着它与你无关,"我 "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没有产生,它源于根和尘,意图没有生效,当然也与 "我 "无关。我 "与那个 "我 "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一旦有了 "我要...... "的念头,就意味着之前所有的经历都已经发生,只是我们忽略了整个开端和过程。"我要 "之后是 "行 "和 "知 "的启动,在 "行 "和 "知 "的准备下,必然会得到一个结果。但是,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想做,那么 "行 "和 "知 "就不会发生,因为它连 "受 "和 "想 "的过程都没有完成。甚至连 "受 "和 "想 "都没有完成。那么,五蕴的变化和作用是否存在一个 "空 "的境界呢?只有当 "我 "产生了分别心,修炼了分别心,突破了分别心,它才会产生。如果 "我 "没有分别,那么它就处于 "空 "的境界,但这只是第一种现象。一旦 "我 "有了分别,此时就有可能产生 "空相",如果不能产生 "空相",那就源于你的 "思维"。如果不能产生 "空相",那是因为你的 "想 "在计较、执着,"我 "不能显现 "空相",这是把握 "空相 "的第二个契机;如果有第三个契机 如果有第三个契机,"我要什么",这个 "什么 "跟什么有关系呢?比如,有人拿出一个东西问你要不要?如果你想一想,并做出但这三个层面并不是佛教的终极,因为它们仍然与 "世间法 "有关,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所见所闻还是世间万物,你的所思所想还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如果 "色、受、想、行、识 "都没有修成,还是以世俗人的条件去面对问题,那你能真正掌握什么呢?直接表达 "我喜欢 "和 "我讨厌",五蕴一气呵成。如果进一步分析:"我 "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是眼睛喜欢这个 "我",还是耳朵喜欢这个 "我"?如果你连一件事情都没有认清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就认为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那么这只是自我意识的情绪作用。对于世俗的人来说,过于感性可能会导致鲁莽,理性才能保持冷静,这说明人的情感是可以调整的。因此,根据人类的基本问题或理论,佛陀发现了一个秘密--"思 "并不是紧接着 "行 "的。

孔圣人说 "三思而后行","思 "与 "行 "之间似乎有一个间隔,但这个间隔不是佛教的间隔,佛教的间隔是如何利用这个间隔,将 "思 "调整为 "行"。但这个间隔不是佛教的间隔,佛教的间隔是如何利用这个间隔,把你的 "想 "调整为 "非想",使你成为 "非非想"、"清净想"。由此可见,我在以往的入门课程中所讲的内容,也是《千佛山》的重要课题之一--要在 "念与行 "之间建立一个间隔,并利用好这个间隔,在 "行 "之前对 "念 "进行调整和培养,这不仅仅是靠自觉,而是靠释迦牟尼自己的信念。在行动之前,要调整和修炼自己的 "念头",不能只靠自我意识,而是要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和方法,依教奉行,依法修行,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 "念头 "沦为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离不开世间法;正因为如此,如果突破了自我意识,也就突破了世间法。因此,如果突破了自我意识,就突破了世间法,就有机会例如,"我有多少财产"?这不是已经有内容了吗?在这里,我们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拥有了这么多财产"?我相信不是!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从小就拥有这么多财产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你是 "奋斗了十年、八年、二十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那么你在十年、二十年前就已经拥有了这么多财产。这已经肯定了在十年、二十年前,你没有这些财产,也就是说:现在拥有的财产不是白拥有的,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经营才拥有的,而且即使你现在拥有了这些财产,仍然要生活,要生活就必然要支出,财产就会逐渐减少,所以必须有收入来弥补支出,其财产余额才会增加,否则只会下降: "当年不知有多少财产",于事无补!

因此,从探讨问题到考虑财产的维护,再到继续努力以收抵支,这其中的 "思 "不是已经变了吗?如果是 "先花后说",那么 "想 "与 "行 "之间就没有间隔,"色、受、想、行、识 "一气呵成。因此,如果能对 "念 "进行调整和修炼,改善原来不好的 "念",不好的 "念 "就会变成好的 "念",好的 "念 "就会更好。如果 "念 "与 "行 "之间没有间隔,不懂得利用这个空间进行调整和修炼,就很容易出现 "念 "有而 "行 "无的结果!其实,说到这里就会发现,每个过程中的 "现在 "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现在都有过去和未来,"现在 "只是此时此刻的 "现在",并不包括所有的现在。现在 "只是此刻的 "现在",并不包括所有的现在,如果是关于任何一个现在,那还好说!但对于下一个 "现在",我们还能坚持这一个 "现在 "的主张吗?如果不能把握,那么 "想 "紧接着 "行 "和 "识",五蕴很快就完成了一个结果,没有 "空 "可言,只有 "空"。没有 "空 "可言,只有 "我相",也就不可能悟出 "空 "的道理。但是,如果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曲解为 "你管那么多干嘛",就会成为一种消极的论调。这将成为一种消极的论点。因此,必须弄清五蕴皆空、"究竟空 "的含义,然后用这四句话来下结论,才能真正明白 "究竟空 "在哪里。否则,就像吃饭一样,饿了吃,空了吃,就不空了!吃下去慢慢消化,还是会饿,还是会空,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空呢?其实,空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中的营养,那才是维持色身的价值所在。但真正的营养来源并不单一,它来自各种饭菜。可见,这里面还是有一个空,究竟的空是说:食物是一物,真正的 "空 "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依托于那个 "有",我们不要在意、执着于那个 "有",这个 "有 "的显现。我们不应该关心和执着那个 "有",这种 "空 "的显现就是 "空",否则就是 "空",尤其是用五蕴来把握的 "究竟空",这就是讲 "究竟空 "的原因。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